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尼勒克县通过引进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就业,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变身工人,实现稳定增收。同样,去年乌苏市转变劳务输出方式,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向工业园区发展,向企业和农村延伸,最大限度地满足富余劳动力的务工需求,使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转移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脱贫之源,一个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就像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液压班装配工曹新理所说的那样:“我家就在乌苏市区,离家近上班方便,收入也稳定,一个月能拿到7000多元,厂子这几年效益可以,以后的发展也一定不错,我想一直在这里上班。”
就业是大事,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稳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转移就业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就一定可以在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过程中,实现人人各乐其业、人人各安其分、企业各得其所。无论是尼勒克县还是乌苏市,由于企业给予员工的待遇优厚,吸引了不少当地富余劳动力在工厂上班。企业在投产的同时,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和改善用工环境,优先考虑招聘本地工人;同时,也通过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提供食宿等多种方式留住工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实现了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
去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受疫情影响,就业面临的任务和形势更加艰巨,我们应该做好应对各种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的着力点和举措,稳住就业。就业稳,民生就稳,民生稳,社会就稳,才会为巩固脱贫攻坚战带来强大动力,让脱贫摘帽“稳而有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助脱贫。目前,缓解疫情冲击、发展经济、保障民生、落实“六稳”“六保”、促进就业是重中之重。在当今的特殊形势下,做好就业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强力保证,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性举措。因此,一定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就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绷紧这根弦,有的放矢地开展系列工作。
“六稳”“六保”把就业放在首位,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最好体现。但随着疫情防控压力的增大,对于承压能力相对较弱的贫困家庭而言,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笔者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更要审时度势,全力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在促进劳动就业、加强就业管理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并予以相应法律保障,维护其合法权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个人需求。至此,方可使广大劳动者树立信心,明确目标,踏实放心地外出务工。
同时,各地还应探索灵活多样的就业途径,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鼓足干劲,多方面、全方位、深层次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就业途径,增设就业岗位,健全就业机制,并注重和强化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加以正确引导和扶持,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
打蛇打七寸,破竹先破节。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需要抓住关键点,紧紧抓住“就业”这个关键元素,充分激活内生动力,把他们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就业”成为脱贫致富“最稳靠山”。
海 涛